防疫时期的速冻食品,请淡定收下
时间:2020-03-09
防疫时期,无餐馆、无外卖,不到市场的话,年轻人优选的通常是速冻食品。速冻食品的种类从进口的海产到国内天南地北的肠粉、虾饺、手抓饼、灌汤包、宫保鸡丁、糖醋里脊等,甚至火锅的一切配料,让人目不暇接。
但此时家中长辈肯定会认为新鲜食物比较好,速冻只是年轻人偷懒的一种行为,养生朋友圈也默默转起,以便更好地向年轻人传递健康知识。那么速冻食品究竟能否坦然接受呢?今天让我们来反科普一下长辈们。
首先速冻食品长则一年半的保质期难免让人不放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食物之所以有保质期,是因为它们携带生物酶和微生物。冰箱出现之前,人们只能利用风干、烟熏等方式保存食物,本质上都是为了杀死微生物、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延长保质期。但人们潜意识还是认为冰箱只是延缓了食物腐败的过程,本质也是无补于事。大部分人也对“速冻食品”的了解,就是冷冻起来的速食,这种概念混淆的行为被无端贯彻到底。
事实上,速冻食品是指在低于零下30℃的冻结温度下,快速完成冻结过程的食品。速冻时,食物细胞膜内外在很短时间内都达到了冰结晶温度,同时形成无数小冰晶。这些小冰晶几乎不会破坏食物的细胞组织,一旦解冻,基本上可以恢复之前的状态。根据2019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规定了速冻食品的生产厂房要确保通风良好、生熟分离,避免交叉感染;生产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必须达到要求;贮存时冷库的温度不能高于零下18℃;运输时车厢的温度不能高于零下12℃;等等。因此,非速冻食品的安全其实更难判断。因此,想吃得更安全,必须对相关食品加工法律法规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院特举办“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班,该课程主要针对食品检验理论理解的加强及食品检验实操技能的强化,旨在从生产过程的源头确保产品不受间接污染,使企业有效把控生产流程的潜在风险以避免日后引发公共安全事故,并减少因生产失误造成的额外成本,更好保障及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内容:
1、《食品安全法》的解读;
2、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2760《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等的解读;
食品安全的安全管理与控制;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食品检验基础知识及不同种类食品检测项目等;
食品生产许可证(SC)新规和办证流程;
实验室实操培训(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理化分析方法实操等)。
有意培训者请联系培训老师陈老师15920475126(微信同号)